現代快報訊(記者 高達)繼2019年、2020年昆山市、太倉市先后獲評國務院“全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激勵縣”后,日前,江蘇省蘇州市促進鄉村產業振興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成效明顯,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,并給予5000萬元中央資金激勵支持。如此,蘇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實現國務院督查激勵“三連冠”。
李袁村位于常熟市碧溪街道西南,2004年由問村和李袁兩村合并而成,村域面積4.08平方公里。過去村南塘南岸這一區域曾被用于彩印、服裝加工等小作坊的經營生產,周邊環境臟亂,群蠅亂飛,垃圾遍地,村民怨聲不斷。
2020年3月,常熟市啟動實施“千村美居”工程。李袁村借力“千村美居”工程東風,堅持久久為功,大力推行、實施人居環境長效管理“1230”工作法,將人居環境長效管理作為生態宜居建設的重要抓手,即通過一支隊伍,兩個機制,三套管理,實現人居環境整治的“零”目標——整治對象清零、臟點亂點清零、臟亂差返潮為零、臟亂差新增為零,用心用情打造宜居家園。
整治拆除散亂污企業、民宅整治拆除違章、新建生態木樁駁岸、鋪設道路、進行公廁改造……通過村干部,黨員群眾一年半時間的共同努力,原來的“散亂污”改頭換面,村莊面貌煥然一新。目前除動遷安置區域以外,已完成33個自然村組的改造和整治,剩余5個自然村組已全部啟動千村美居工程,2022年上半年實現千村美居、美麗鄉村村組全村覆蓋。
“地豐天賦江風水色,政暢人和鳥語花香”,這是懸掛在李袁歷史名人館內的一副楹聯。如同楹聯所寫,如今的李袁村水流清暢、岸綠整潔,居住在這樣的水美鄉村,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將不斷增強。
李袁村的美麗蝶變是蘇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的一個縮影。蘇州市農業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張強表示,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,鄉村治理進一步優化,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,因地制宜,打造有特色產業、特色風貌、特定功能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,充分展現各美其美、美美與共的江南水鄉靚麗顏值。
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,下一步,蘇州將以“五美五好”為引領,以打造“四園一景”為抓手,推動農村民居面貌提升、鄉村環境有效治理和公共基礎設施完善,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產業、特色風貌、特定功能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,充分展現各美其美、美美與共的新時代魚米之鄉“靚麗顏值”,打造“讓城市更向往”的鄉村振興“亮眼名片”。
- 大頭條
- 2022-06-05 12:18:32
- 大頭條
- 2022-04-29 22:02:22
- 大頭條
- 2021-07-29 21:53:31
- 大頭條
- 2021-06-27 16:13:20